查看: 99470|回复: 1

汕尾习俗-房子

[复制链接]

169

主题

172

帖子

871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71
发表于 2018-5-2 15:02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三、居住
     汕尾市居民主要来源于闽南,因此居住民俗与闽南特别是福建漳州基本相同,但汕尾市又是福佬文化、广府文化、客家文化的交汇区,有互相渗透的迹象。村落布局以梳式、围寨式为主,一般是村中心位置为祠堂(公厅),前为晒町、明塘,后靠山或种植风水林,左侧为社头神庙,宅基力求坐北朝南,即“负阴抱阳”。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居多,为适应汕尾地区多台风的特点,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,山墙称为“陂头”,并以形状不同分为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行,称“五星陂”,但以圆形的金星和曲形的水星居多,以“金生水,水克火”防火之故。祠堂喜用飞扬起翘的燕尾脊。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,以夯土和砖为主要墙体材料,也有以蠔壳作为墙体材料的,大门以花岗岩(麻石)为框居多,外墙一般为贝壳烧制的白灰粉刷,地板讲究铺红斗砖,但一般人家过去还是以泥地板为多,受广府民居影响,喜用清水清砖。民居建筑常见的类型主要有:
    “一明两暗”型俗称“三间过”、“五间过”,这是最基本的类型,只有正厅,左右房(间),一般以正厅待客、吃饭、祭祀等。左房置灶烧水做饭兼睡房,右房放农具杂物兼睡房。一般人家厅摆木制八仙桌,四张长条凳,几把靠背椅或竹、木制的小凳。卧室的陈设,以前是古式的八柱眠床,黑色的粗麻纺织蚊帐,一床棉被,粗织草席,一橱一柜等家私。简陋者两块床板架在两张条凳上当床。其平面为正厅一间,边房两间或四间,组成三开间或五开间。
     “三合天井”型(三间两廊)俗称“三间过两伸手”、“下山虎”、“双背剑”,这是本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布局形式,在“一明两暗”的三间(五间)正房前面两侧,各配一厢房(护厝),中为天井(阳井),把炉灶、杂物等安置到厢房。作为一种复合型,还有一种“五间过倒返照”,即在此基础上加一列倒座正房,大门从厢房侧出。
    “四合中庭”型也叫“四点金”,这是本区最具代表性、型制较大的一种建筑模式,最大特点是以中庭(天井)为中心,俗称“四水归池”,上下左右四厅相向,整座屋外观为方形,形成一个十字轴空间结构。以“四点金”为基础,两边扩建两排巷厝,便称为“四点金 双畔包”。以“四点金”这种模式纵向扩展三座落,横向扩展五间过,两边各建一排九间厢房(护厝),防火巷有“过水”廊亭与主座相连,这便是汕尾地区目前已发现最大型的民居建筑“九包五”了。
    “竹筒屋”型俗叫“竹篙厝”,即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呈带状式的建筑形式,多见于圩镇,前面沿街市(或前后沿街市),后面沿海,成“前店后海”之势,以三间到五间竖连。
    “厅屋组合”型,客家人称堂为厅,为主屋中心,两侧辅房为屋。若前后两进房屋,中隔天井,以走廊相连,便形成上厅和下厅,两个单元以上组合俗称“上三下三”、“上五下五”的格局。若在正房两侧扩建多间横屋,中留巷道,巷通天井,连在一起便形成大屋场。如河田清代建筑“九厅十八井”和南万的“五厅十井”等,就是组合式民居的典型建筑物。
   “围屋”型,由厚墙包围着的房屋,俗称“围龙屋”,是以强调防御功能为特点的民居。形制上,除方形围房外,尚有半圆形及八卦形等,大都座北向南,背倚青山,面向田园。房与山之间有半月型的“花台”,门前有半月型人工池塘,具有调节温度和防火等作用。围屋构筑艺术精巧,富丽堂皇,极具气派。坚固且易守难攻。如陆河水唇“百年围龙屋”、东坑“砻衣屋”等。
    民国初期,海陆丰地区一些官宦富户始建西式洋房,一般为两层建筑。改革开放以后,民居大多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房或楼房,80年代时尚用水泥门窗,外墙刷沙、玻璃碎粒,地板为水泥地,或铺红斗砖,马赛克;90年代用铝合金门窗,原木门框门扇,外墙镶马赛克,瓷砖片,地板铺瓷砖,民居有了厕所、厨房,并告别了传统的烧柴草的炉灶,用上了煤气炉和抽油烟机、热水器。
    传统建房要请风水(堪舆)先生用“罗庚”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等“定厝向”,以大门或门楼的方向为准,确定正门门槛的位置,择吉日良时,称作“睇日”。破土动工之前要用香烛茶米等敬奉“土地公”等,以示告知。然后按择定的时辰在屋基四角用锄头等金属物动几下,称为“兴工”,接着就可挖地基开工了。在安大门时,门框上方两边均应挂红布,在屋门顶挂上蒜头、桔子、圆竹圈及装着稻粟、各种豆类的红布袋(五谷袋),以示吉利。并在外门顶挂上小木板绘的八卦、小镜和到神庙求来的符令镇宅,使邪煞不敢进门。上梁(大厅正中主梁)也要择吉时,大梁一般红漆,中间扎有红绸,红柑、蒜头、抹草各一对等(公厅大梁还要加上折扇一把、通书一本、米筛一个)等,贴上“上梁大吉”等红纸,在建筑师傅唱吉利话中架梁。上梁完毕,要请亲友和建筑工匠吃染红的甜汤丸。砌山墙称为“修陂”。至此主建筑已大体建成,山墙颇多工艺,山墙建好也要请吃汤圆,称为“修陂丸”以示庆贺。炉灶的坐向一般与房屋的坐向一致,但灶口不能向北,过去砌灶,灶的腹下应放置“灯火盏”(小盏煤油灯)并点燃,然后盖死,续砌筑,称“点灯灶”,烟囱中间用红绳扎红布等物与大梁同。灶一建好,热鼎,用红糖煮汤圆祭拜“司命公”,然后请工匠邻居吃圆。4个月内忌生人进灶间,灶间门挂草席一幅,抹草一对,还要贴上符咒。传统居家,大门必供门神香火,灶间敬奉“ 司命帝君”(灶王爷)神位,大厅后墙左侧角供奉“土地伯公”,每月初一十五燃香烛纸宝,祈求平安。
    房屋完工之后,过去要请师公(道士)来驱鬼,俗称“退土”或“出煞”。搬入新居的“入火”,同样要择吉日良时。“入厝”前,舅家在头一天送来红布或红绸、发粿、鞭炮等,由阿舅披红,即把红布挂上门楣甚至屋顶。“入厝”时,先把主要家具搬好,吉时一到,主妇向屋内扔一对柑桔,屋主提点燃的煤油灯,担着柴、米等东西入内,家人依序进屋,然后燃放鞭炮。搬进新居后,还要大摆酒席,宴请亲友,以示庆贺。
t013653578771eb399e.jpg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18-5-10 13:25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楼的位置好啊..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第五代QQ机器人QQ群机器人论坛QQ机器人智能客服机器人QQplus机器人QQ群互联机器人..联系QQ800829129 QQ群28352615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